中興紙廠的前世今生
中興文創園區簽定合約,縣長與貴賓們蓋手印做紀念 中興文創園區三方簽訂合約
昭和10年 (1935),「臺灣興業株式會社」創立,台灣光復後,國民政府接管成立「臺灣紙業股份有限公司」,即為中興紙業的前身,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民國48年,曾為全國規模最大造紙廠,以生產新聞紙為主,並兼製各項文化用紙及工業用紙,惟受國際紙價波動及經濟變遷影響,漸轉盈為虧,於民國90年 (2001)10月結束營業,由員工集資另外成立「興中紙業股份有限公司」,承租園區內北側廠房,至今仍營運中。
宜蘭製紙產業始於日治時期,從甘蔗廢渣回收利用製漿技術,到運用化學工業製造白紙,是台灣紙業發展的重要邁進;而中興紙業的歷史見證紙業發展與臺灣民主化的過程,其產業發展、廠區空間結構、建築特色,有著無可取代之歷史地位與存續價值。
啟動文創造鎮‧營造創意城鄉
時代在轉變,產業在轉型,城市也跟著在蛻變,雪山隧道的開通,帶動宜蘭社會結構的變化,新住民人數不斷增加,及觀光人潮的大量湧入,帶來在地文創產業發展契機,早年宜蘭以文化立縣,文化底蘊濃厚,發展出生態城市、友善城市到幸福城市,顯示宜蘭人的智慧創意,與展現強大的執行力,90歲的中興紙廠,也要跟著時間巨輪的腳步,喚起沉睡的靈魂,融合文化、創新、產業,啟動文創造鎮。
縣府以「森林美學、綠色產業」,作為未來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發展的主軸,從羅東木業帶動五結民生產業的發展,從林業園區到紙業園區,運用宜蘭縣擅長「創新」手段,保存與活化台灣製紙產業歷史文化紋理,為建築物匯入新生命,不僅能保留歷史文化,也不需斥資建造全新建築物,是最符合時代先趨的作法,現有特色建築也有機會搭配影視協拍中心,吸引影視工作者前來取景,同步發展宜蘭影視產業。
未來,中興園區匯集宜蘭豐富人文資源、文化創意、透過引進流行文化與設計產業,結合羅東舊有傳統工商服務業,在絕佳的文化發展條件及有利的大環境下,啟動「文創造鎮」,並以整個「宜蘭」的品牌行銷,打造成為北台灣重要的文創基地,使宜蘭朝向具有文創力,又不失在地溫度的創意城市持續邁進。
宜蘭縣長
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發展沿革
日治時期
臺灣光復後
西元1958年 (民國47年)
西元1989年 (民國78年)
西元2001年 (民國90年)
西元2005年 (民國94年)
西元2010年 (民國99年)
西元2013年 (民國102年)
• 3月縣府成立專案小組,爭取開發與策劃協商會議。
• 12月簽訂「宜蘭縣政府價購中興紙業四結廠區部分土地三方協議書」,由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、興中紙業股份有現公司及宜蘭縣政府三方共同簽訂。
西元2014年 (民國103年)
• 8月邀五月天來宜蘭舉辦公益演唱會,共有1萬5000人共襄盛舉。
• 11月老中興回娘家,由文化局策劃,邀請中興紙業的員工及在地社區居民巡禮,喚起回憶。